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全球治理的机会与挑战
发布:中币网 时间:2019-10-28 00:00:00 加入收藏 打赏
作者:蔡恒进,来自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和卓尔智联研究院;汪恺,来自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我国与多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与经济融合。伴随着区块链技术不断发展,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DC/EP)给当下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加入了新的影响因素。如何在这一场新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是我国当下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从财富流转周期律和人类的本质展开思考,引入自我肯定需求概念。自我肯定需求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但也必然会导致预期和实际不匹配造成社会问题。从国家的层面,我们归纳出了四种应对自我肯定需求的方案,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了论证。以自我肯定需求为出发,我们可以推导出未来的货币应该具有的四种特征:以信用为基础、有一定的通货膨胀、具备使财富向底层流动的机制以及多币种构成。由此看来,目前包括Libra在内的一些数字货币项目虽然具有部分优势,可能在短期内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本质上很难作为未来的世界货币持续流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应该把握历史机遇,推行面向未来的数字货币,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发展,并在这场全球金融重构的竞争和建设中占据上风。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通证的记账模型及数字货币方案,具有高可扩展性、并行性等优势,是我国开发数字货币体系时值得优先考虑的基础架构。
1?自我肯定需求在国家层面的体现
只要有可能,人对自己的评价一般高于他认知范围内的平均水平,并且在分配环节他更希望得到高于自己评估的份额,这种需求我们就称之为自我肯定需求。自我肯定需求本身不存在善恶之分,是人类的属性,是刚性需求,不比物质需求弱。从自我肯定需求的角度,我们能够解释历史上的朝代更替、财富中心转移,还有金融市场的波动等现象,特别是金融危机。
自我肯定需求看起来很简单,但与“人是理性的”、“人是自私的”、“人是利益最大化的”这些观点并不一样。很多时候人会表现成理性或自私的,但从本质讲是内在的驱动力在起作用。自我肯定需求会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是推动自己向前走,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前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但另外一方面,它有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后果。例如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倾向于对自己贡献的高估,也期待更多分配,那么团队当下产出就不够让大家都得到满意的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可供分配的产出与大家的期望之间产生的差距,如果不能尽快得到弥补,团队就会处在一个不和谐的状态。
在国家层面,人情方面的事情几乎消失,只有较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有人讲国家之间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我们在研究如何填补国家人民的预期和当下产出之间差距时,发现财富涌现主要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学习与自主创新。学习可以看作是向他人学习,直接获得成型的产品或者技术,这样我们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产出更多的效益,用来弥补差距。当然我们也可以自主地创造发明,科技进步有一定垄断性,如果有专利保护,就可以有更高的收益,来满足大家的预期。
第二种是外部获取。在商业社会,我们的外部获取主要是贸易活动,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就能创造更多的福利,让大家满意。在农业社会,外部获取可能更多的表现在侵略抢占土地、弱肉强食,或者是落草为寇、收买路钱,以此达到快速获取外部财富的目的。总之就是我们把这个社会看成一个系统,一定要有外来财富进来。一个城市的发展也会是这样,假如说有发展势头强劲的公司进驻,那么这个城市就更容易繁荣。
第三种是透支未来。当下的产出不够,我们可以承诺未来。国家层面以国债为例,我们用新债抵旧债,债务实际上以滚动方式发行。很多国家都曾经有过严重的透支,如现在美国国债总额约为22.5万亿美元,但实际上美国还不仅仅是有这些债务,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承诺(Liabilities),把这些承诺折算成现值,竟高达二百多万亿美元,几乎是国债的十倍。美国金融资产的增值很快,除去通货膨胀后平均下来能有10%~14%。如果按照爱因斯坦“七二法则”,金融资产就会是每五年翻一番或者每七年翻一番,持续100年之后,这个数字会大得夸张。另一方面,美国每年GDP总值的提高实际上不到3%,100年下来也没有成长多少,但是股票净值100年积累下来就是一千多倍。这种差距主要来源于美国的外债和对未来的承诺。
第四种方式是崩溃后的再出发。假如前面这三种方式都不能使得国家或社会维持下去,那就只能是崩溃之后再出发,也就是全部推倒重来。这需要巨大的社会成本,在中国主要表现就是朝代的更替,在西方更多表现为财富中心的转移。西方从葡萄牙、西班牙开始的财富中心,到荷兰,到英国,再到二战结束,霸主之位过渡到美国,时间仅过去了300多年。美国从建国1776年到现在,也就200多年,可见帝国的盛况很难维持。
从这里我们也很容易看到国家兴衰规律。假如按照一般的理解,国家制度好、文化先进,那就应该一直保持繁荣,但是我们看到近代好像没有一个国家是这样。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牛顿的力学、麦克斯韦方程、图灵机、蒸汽机……许多重大创新的出现都跟英国有关,但其繁荣还是没能一直维持。国家的发展当然需要优秀的制度、文化和创新来延长寿命,但即使有这些,依然不足以长久延续,就是因为人们对自我肯定需求的追求没有尽头。
从中国历史规律可以看得很清楚,从秦始皇开始到现在2000多年,如果我们以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朝代作为节点来划分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其表现为很强的准周期性。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这一段相当特殊,但是也可以用自我肯定需求来理解,因为来自佛教、道教的影响,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特别是从竹林七贤的思想上探讨新的方式,所以这段时间实际上没有一个正统思想来贯穿,人们在那个阶段不容易达成共识,因此这段历史显得混乱。
较长朝代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开朝100年左右,或者是在第三代皇帝这段时期,都有一个“盛世”存在。到了后期,即使皇帝很努力很聪明也还是不能让朝代延续,而且很多腐败现象不断发生,最终导致朝代崩溃。用自我肯定需求理论就可以理解这样的准周期性。比如为什么秦朝拥有能灭六国的强大军队,却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突然消失不见了?原因就在于,秦国灭六国过程中,奖惩明确,可供侵占的外部资源充足,按照商鞅之法,只要有军功就能得到土地、爵位。可当大国整体形成,外部资源急剧减少,甚至需要消耗内部已经有的财富,原来的激励无法兑现反而成了负担。当开朝者拿下政权之后,有很多举措是为了要把财富擂平,比如汉朝初期把非刘姓的王废除,刘姓的王也被割藩,这些操作都可以看作是把财富擂平,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更容易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来发展,持续的时间也相对更长。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起到了类似效果,放权让利实际上放的是中央政府的权,让的是中央政府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财富会大量涌现。所以我们能看到中国最近几十年经济的快速成长,与此同时还有积极的外贸活动提供帮助。
罗马帝国也可以用自我肯定需求来看。一个朝代很难维持400年以上,但是罗马帝国在600年内不停扩张,人口增加了差不多600倍,土地增加了差不多6000倍。在农业社会,土地是财富的一个标志性度量。土地进项要多于人口增加,才是可以继续发展的状态。到了公元元年左右,罗马扩张到了边界,再向外扩张能收获的资源就要小于成本。这时就停止扩张,转而整理、改变社会结构,后来就发生了帝制取代共和制。用通常的理论很难理解,为什么看来比较先进的共和制会被取代呢?就是因为扩张到边界之后,逐渐不能让所有公民满意,公民利益不能维持,就只能将寡头和军队的利益摆在首位,财富在内部竞争、互相剥夺,是不稳定的状态,最后也只能快速崩溃了。
2 未来世界货币的重要特征
一开始人们进行的是实物交换,后来有了贝壳等更容易分割的、容易携带的东西作为凭证,这就是货币原来的形态。这个形态本质上是把过去拥有的东西,作为凭证来进行交换。
到了纸币的出现时,更多的变成了信用作为凭证。在以往,信用作为凭证很不容易维持,因为一定是有人会过度使用他的信用。对于货币,一开始我们希望用足额的等价物,比如金子或者银子或者是实物资产来做足额的抵押。但是由于自我肯定需求的作用,大家都有对财富的追求,依然无法填补空缺,这也是Libra最终会面临的问题。足额的抵押未见得是好事,因为如果把社会财富全都拿来做抵押,我们要求分配的依然超过我们当下产出的,因此信用货币本身是不可避免的,社会有这个需求,是必然会发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手段的强大,如果我们可以对信用的一些特征有更好的认知,那么未来世界货币更多的不只是以实物实际的财富来做抵押,而是更偏向于信用本身。
我们现在的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实际上已经提供了技术基础,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这个趋势之下,我们也要看到本质的规律:自我肯定需求,每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贡献,高估自己的重要性,而且希望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多占一份。那么还是会导致信用的膨胀,如果过度膨胀,最终还是会导致崩溃性事件发生。
实际的财富增长如果快于预期,那么会导致积累的泡沫破灭。这就推导出来未来世界货币的特征之一,就是必然需要一定的通胀。比如说工资幻觉,我们要保持一定的幻觉,觉得自己的工资在涨,才能满足自我肯定需求,但实际上通货膨胀率可能要抵消掉部分上涨的工资。
未来世界货币的第二个重点特征是需要财富流向底层的机制。因为有自我肯定需求,人们会趋利避害,财富一定是向少数人流动,这是必然趋势。那么货币当局实际上要让财富有返回到底层的机制,否则如果向上聚集得太快,社会更容易崩溃。在现代制度里,比如在西方个人可以申请破产,这是一种财富向底层流动的补偿方式。在中国,比如二次支付、二次分配、三次分配或者转移支付,这些也是一种方式,虽然它的力度是否足够还可以存疑。现在西方有些地方正在试行基本收入制度,包括美国最近要选总统的杨安泽,也主张基本收入,这还是一种财富向底层流动的方式。Libra会不会有类似的机制非常关键。我们现在还看不到它有这种动机和可能,因为一般都会从纯商业的角度来思考。一个好的制度是要保持系统的稳健发展,不能是泡沫似的。一个好的投资者,要尽量抑制泡沫,让社会的动力有序、慢慢释放,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维持的时间才能更长。未来的货币制度的设计,就需要有这种机制。
未来货币的第三个特点应该是多币种,而且是一个廉价货币时代的多币种。我们现在看到的趋势是,很多国家是负利率的。日本曾经是低利率、负利率很长时间,现在欧洲已经是负利率了,美国看架势也是朝那个方向走。为什么要强调多币种?假如都在同一个价值尺度上,则比较难以满足所有人的自我肯定需求。我们需要社会要有很多个价值体系,每个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价值体系,并在体系里向上走。比如说现在有人炒鞋,当然不一定都理性,但体现在收藏价值,能满足自我肯定需求,而不是银行账户的一串数字。
区块链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达成共识的全新方式。一开始讨论的是技术上怎么达成共识,但慢慢就体现在社区共识上,这是未来必然的方向。社区不是做大而全,它想达成共识的目标不能太大,而是要在小议题上达成共识,而达成共识会带来价值的改变和种转移,这样的社区运作才是良好的。在社区里,大家真心感觉这个方向是对的,是有未来的,并在这个体系里找到自己的方式来满足自我肯定需求。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那么就需要让不同水平认知的人,都找到自己的价值体系,在价值体系里头去搏斗、去成长。所以要求未来的世界货币拥有不同币种。比如美国的食物券可以拿到超市去买食物和日用品,但是不能拿去投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同的币种。中国比如有定向降准、产业政策的倾斜等等,这些也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币种或通证来实现。
类似欧洲美元原理,如果在一带一路沿线或者更大范围内推行一个人民币数字货币体系,作为一个与人民币境内流通体系保持一定独立关系的区域流通数字货币体系,又能以人民币信用背书进行国内产能向境外输出,实现终端消费token的多元化,将有利于以数字货币的形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 数字货币的影响
提到数字货币,最先想到的就是比特币,近段时间比特币价格的大起大落也成为了热议的话题之一。比特币被认为是区块链1.0数字货币时代的标志产物,与传统货币一样,它能够承担支付和交易的功能,但同时它的手续费更低、速度更快,且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其创始人中本聪曾表示,他是想用比特币来和国家货币对抗的。比特币的记账方式是基于交易的模型,采用UTXO(未花费交易输出)记账方式。区块链的优势很快被人们进一步发掘,区块链2.0时代随之到来,以太坊成为了这一时代的标志。以太坊是基于账户(account-based)的记账方式,能够承载数字资产,支持智能合约。以太坊之后不同机制、不同特征数字货币项目接踵而至。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作为全球首家大型网络巨头发起的加密币,Libra加速了数字货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
Libra还带有以太坊account-based的色彩,它还强调了transaction本身,即“move”,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基于账户的记账方式天然有一个缺陷,就是它的账户有限制,比如要实现分片或者跨链就比较困难。Libra在设计Move 的时候是把这两个问题是充分考虑到的,同时考虑上亿潜在用户的需求,采用了新的HotStuff,作为拜占庭容错的共识机制。Libra是联盟链,节点数目可以控制,初步定100个节点。即使这样,要承载上亿用户的交易难度还是很大,要满足这种用户量的TPS目前还不清楚,全球网络本身有延迟,达成共识也需要一定时间。到5年之后Libra想要改为公链就更艰难了,甚至可能需要彻底的结构上进行改变。虽然问题严峻,但我们还是相信 Libra能够推行下去,因为数字货币世界确实需要价值锚定。有了价值锚定之后,其他通证的定价会变得更加方便。而且因为Libra的潜在用户足够多,它可以把更多的用户带进区块链世界。
围绕 Libra 的讨论还有一个维度,那就是国家层面的金融竞争和对抗。历史上,大国之间的竞争有英镑与法郎、与美元,欧元与美元的竞争。现在数字货币的竞争也会如此。达成如此广泛共识的数字货币,比如比特币、Libra,一旦加入战场则会对法币造成极大影响。七国集团的财长对Libra持反对态度,特朗普也持反对态度,背后的理由就是法币的基础并不是那么牢固。虽然Libra主张不会和主权货币对抗,而只是作为支付手段、作为一个有抵押的稳定币,但问题在于,将来金融市场经历风吹草动,大家对主流货币信心产生动摇,那么Libra这种有财富做抵押的数字货币会显得更有吸引力。换句话说,不论Libra想不想成为法币的竞争者,它势必成为法币事实竞争者之一。
Libra会对人民币有一定威胁,但其对美元的威胁是排第一位的。美元背后是政府信用背书,理论上讲是通过未来的税收来支持美元。美国政府对公民有庞大的社会保障和医疗健保等承诺(折现200万亿美元),很有可能坑还来不及填,大问题就会爆发。相比之下,中国的财政情况好很多,虽然国内也印了很多钞票导致房价上涨,但至少还有很多国有企业,其价值量非常之大。这里的差异在于,美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作为世界霸主欠的债积累了太多,而中国才发展几十年,负债较少。世界舞台的博弈,数字货币和美元、人民币会在某种意义上竞争,这其中区块链会占据重要角色。有朝一日政府会意识到其重要性,会在政策上有所倾斜。虽然我们不能预计哪一天会发生,但我们现在就要为此做好准备。再加上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现在处于上升的历史地位,那么中美之间的金融对抗就会更激烈了。在这种激烈对抗下,区块链可能成为另一把度量财富的尺子。
4 以通证为核心的记账模型
鉴于目前对Libra的理解,我们郑重建议采用以通证为核心的(Token- based)记账模型来开发央行的数字货币体系。通证模型的记账方式优势特性之一就是天生支持并行,该交易模型关注的是token所有权,而不是关注两个账户之间的动作,数字货币只要签上谁的签名就是属于谁的。该模型涉及两个账户的操作必须同时完成(原子性)才不会出错,避免由于这两个账户不能平衡造成的盗币事件。通证模型中,每个token都有ID,如果说涉及到双花或者51%攻击,那么配合一定的治理机制是可以有效防止双花,尤其是51%攻击引起的双花。比特币的POW机制永远有可能面临51%攻击,这是比特币的一个缺陷,另一个缺陷就是能量消耗。
在2019年7月8日举办的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货币金银局负责人王信指出,现在中央银行经过国务院的正式批准,正在组织市场机构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央行的数字货币在中国定义为M0。Libra会与法定数字货币以及少数数字稳定币形成群雄逐鹿的格局。货币的背后是利益、是权力、是政治、是国际政治、是外交,所以如果说一种支付工具在相当程度上还发挥货币职能的话,必然会冲击法定货币,从而会对一个国际的货币的调控、金融的调控,甚至各方面都会带来直接的影响。央行将持续探索数字金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完善金融科技监管的制度框架,发展监管科技,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
8月10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介绍了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架构的要点:为满足零售级别的高并发性能,纯区块链架构无法达成要求;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双层(央行—商业银行)运营体系;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为了保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不预设技术路线;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Libra并没有把自己限定于M0,可能出现货币超发的情况;DC/EP一定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央行数字货币是可以加载智能合约。
基于通证记账模型(Token-Based Bookkeeping Method)的区块链系统可以用来实现一种监管友好的数字货币银行架构,架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其一,M0发行方。由央行的多个中心和央行邀请的协从节点组成的联盟,央行的中心可以是北京、上海、深圳、贵阳、武汉等全国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式中心,央行还可以邀请其他银行(如五大行)和科技企业(如电信、华为等)进入M0发行方的联盟,联盟内部达成共识即可发币。地理及网络上的分布式结构,使得系统中即便有部分中心被攻击或毁坏,整个M0联盟的工作也能正常运行。
其二,其他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M0发行方进行交互,各商业银行可划分为总行、分行、支行不同级别,每一层都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一家总行下属有多家分行,一家分行下属有多家支行。不管脸书(Facebook)如何与联邦政府勾联,一旦有很多人使用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全球化的竞争性的货币,因此Libra是美元事实上的竞争者。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央行主张的观点与我们的判断很接近。相比Libra的Move机制强调操作的本身,Token-based记账模型则会直截了当得多,该技术完全由中国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已经十分成熟,并且已经被应用于公链everiToken的底层实现中,单链的主网实测TPS在10000以上,除了高并发,还具有监管友好、高安全性的突出特点。基于通证模型的方案是纯区块链技术的银行体系架构,将满足未来商业发展与国家治理包括一带一路数字货币体系的全部需求。
与Libra的Move相比,我们相信通证模型比Libra的设计要好,它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具有Libra的所有特性。在这个框架里,货币意义上的token在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很容易把它理解成总行、支行、分行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用支票来做支付,当然这个会涉及到在分行之间或者跨行的清算问题,但在电子世界里清算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通证模型也特别适合非货币通证,因为未来“币”不仅仅是现在的主流货币,更多的是区块链世界里不同的token所对应的不同资产,甚至是不同的意识片段。假如只限定于支付稳定币,现在支付宝、微信已经在中心化的前提下做得很好,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并不会带来太多的好处。我们用区块链技术,应该是在一个新的场景下、原来技术不能克服的或者是难以做到的情况下来做效果才会更好。我们相信未来精神世界的东西也需要定价与进化,并且可能是更有潜力、更具活力的广袤世界。
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 西方世界的兴起[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 约瑟夫?泰恩特. 复杂社会的崩溃[M].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10.
[3] 曼瑟?奥尔森. 国家的兴衰[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9.
[4] 罗斯托夫采夫.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
[5] Tianqi Cai, H. J. Cai, Hao Wang, Xiji Cheng and Linfeng Wang. Analysis of blockchain system with token-based bookkeeping method. IEEE Access, vol. 7, pp. 50823-50832, 2019.
[6] 蔡恒进.数字凭证 :小范围内快速达成共识的工具.当代金融家,第6期,39-41,2018.
[7] 蔡恒进.论智能的起源、进化与未来.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132期,10月下刊,24-31,2017.
[8] 蔡恒进.中国崛起的历史定位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财富涌现与流转,Vol.2 No.1,1-6,2012.
[9] 数字资产研究院.Libra:一种金融创新实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9.
[10] 朱民.天秤币Libra可能带来的颠覆.新浪财经,2019-09-23.
[11] Libra. Libra白皮书.https://libra.org/zh-CN/white-paper/ . 2019.
—-
编译者/作者:区块链资讯
玩币族申明:我们将尊重作者/译者/网站的版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如有错误或不完整之处请与我们联系。
来源:区块链网络
来源:中币网 https://www.zhongbi.net/news/blocknews/157385.html 声明:登载此文仅出于分享区块链知识,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3111859717@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