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区块链新闻 > 正文

琬点聊|BCC「复活」

发布:中币网   时间:2019-10-30 00:00:00   加入收藏 打赏

选题策划 / 孟云 编辑 / 岚雯 「琬点聊」栏目升级,与 MyToken 联合出品子栏目「热搜直播间」,Blocklike 将与 Mytoken 共同遴选最具潜力项目,并提供双方 APP/网站/公众号/社群的流量支

选题策划 / 孟云

编辑 / 岚雯

「琬点聊」栏目升级,与 MyToken 联合出品子栏目「热搜直播间」,Blocklike 将与 Mytoken 共同遴选最具潜力项目,并提供双方 APP/网站/公众号/社群的流量支持。

「琬点聊」第十四期开播,本期主题为:BCC「复活」。在这次直播中,由 Blocklike 创始人小琬对话 BCC 社区发起人之一古土雷柏。

早在 2013 年,古土雷柏就在知乎上面写下了关于比特币的文章,六年来写有几十万字有余,关注者超过一万余人。作为?BCC?社区发起人之一,他介绍道,BCC 主张分层网络,算力层独立。社区在 2019 年 6 月尝试研究及挖掘该链条,在共识形成之下,使之「复活」,重启并推动了其社区化的发展。在未来,BCC?社区将总结并提出具体原则,包括软分叉优先、共享算力、分层网络等这些探索方向,这些方向的探索效果将接受市场的检验。

以下为本次直播内容,由 Blocklike(ID:iblocklike)编辑整理:

小琬:我们都知道 BCC 是 BCH 的原链,能简单讲讲 BCC 从 2017 年 8 月 1 日诞生至今的发展历程和重大节点吗?

古土雷柏:BCC 的历史不仅仅是从 2017 年 8 月 1 号开始的,其实它来源于比特币在 2014~2017 年的扩容路线分歧,它并不是说创造了全新的一个币种,比特币社区有一部分人认为调整区块大小,是一种最简单且最有效的比特币扩容方式,BCC 就是比特币的区块扩容版本。有四支比特币的开发组(Bitcoin ABC、Bitcoin XT、Bitcoin Ultimate、Bitcoin Classic)也都实现了 BCC 的节点版本。在 2017 年 11 月 13 号之前,BCC(BCH)曾经最高(短暂)达到比特币的 50% 市值,包括一些比特币早期的重要支持者在内,不断有人将 BCC 描述为「真正的比特币」,以及产生「夺名」的「正统之争」。这是 BCC 的起源和早期的面目。

2017 年 11 月 13 号,BCC 进行了一次硬分叉,这次硬分叉的结果,因为有算力继续投入挖掘 BCC,使 BCC 和 BCH 双链并存(双币并存)。

2017 年 11 月 13 号之后一直到 2018 年 5 月份,BCC 仍然是持续出块的,在区块记录上可以看到至少有 3 个公开的矿池在运行,对应数百名矿工。这期间有匿名的开发人员在尝试建立社区及维护节点、矿池、浏览器等基础设施,在国外的媒体,包括 BTC Magazine 等都把 BCC 列为 BCH 的分叉币(其实它应该称为「被分叉币」)。

在 2018 年 5 月份之后,匿名维护这个社区的人员决定再次硬分叉 BCC,并做成新的项目(名为 BTCC,而后再更名为 TNET),随后关停 BCC 的矿池,BCC 的链条随后逐步停止出块,进入沉默状态。

2019 年 6 月份,我们尝试研究及挖掘该链条,使之「复活」,并组建了中文的社区,恢复搭建其基础设施,重启推动其社区化的发展。

这是到目前为止,BCC 的基本历程。我们在发现 BCC 的这个过程,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引发我们一系列的思考,大家可以交流探讨。

小琬:2017 年 11 月 BCH 分叉后原链即应该死亡,为什么还能继续出块?

古土雷柏:比特币的一个特征就是「不易死亡」,理论上,只要有一个人挖矿,比特币就可以继续出块,甚至在网络被物理摧毁之后,它的节点在很长时间之后重新连接上网络,也可以继续挖矿存活下去。所以 BCC 能够继续出块,在技术上没有障碍。

比特币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原链的共识聚集效应一直强于分叉链,在过去六年里面比特币,并没有硬分叉,今天我们使用的比特币 BTC 是指比特币原链,而不是比特币的分叉链。从这两点讲,BCC 吸引我们研究它,就是它作为 BCH 原链「死亡」反倒应该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

小琬:我们其实还是很关心,在 2017 年 11 月 13 号硬分叉的时刻,BCC 为什么得到的关注(共识)很少?

古土雷柏:跟比特币刚创世时的情况对比,现在我们说的币圈,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几种大的势力,而且是完全的头部效应,大的交易所、大的矿池、矿机商、头部的媒体,以及很集中化的项目单一开发组,这些势力其实都是由很少数的人进行中心化的管控,有各自的利益诉求。这些「头部的势力」如果有某种共识,就可以带动或引导绝大部分的共识,我们现在有一种揣测,即 BCC 在诞生之后不久,即由少数人把控了它的走向和命运,中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能需要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浮出水面。揣测层面的事情,当然没有必要进一步深谈,我可以从当时的客观情况和后来研究的一些情况做下总结,来解答这个问题。

涉及到比特币的共识版本改动,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凝聚共识,有一整套的流程和公开讨论的过程,最少几个月乃至几年,取得充分的共识后才有可能上线,过去六年,比特币一次硬分叉都没有发生,所有的升级全部都是软分叉,基本上我们可以认为比特币的用户决定比特币的走向,而不是少数人。

而 BCC/BCH 在 2017 年 11 月的第一次硬分叉,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布并迅速上线,包括我们现在社区里的大部分人,当时均不知道这次硬分叉发生后,双链存活。既然没有媒体报道,没有头部力量主导,绝大部分用户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根本就不存在选择机会,没有参与的市场入口,没有参与投票的可能性。硬分叉发生后,我们今天能搜集到当时的报道,内容都是相同的模板,显示这是一次成功的升级,而不是硬分叉。

比特币的挖矿一般依赖于矿池,矿池是矿工算力的入口,3-5 个集中了大部分算力的矿池在分叉时开始挖 BCH,从区块记录里面看到,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匿名的算力在挖 BCC,BCC 的分叉后出块是 35 个小时之后,才出第一个块,后面持续了 35 天,总共挖出了 63 个块,中间有 1 个块耗时 8 天才挖出来。应该说,那个时候除了匿名算力的投入者之外,几乎没有人意识到 BCC 会存活。

小琬:为什么 BCC 分叉后的出块会这么慢?这些算力需要多大的成本?

古土雷柏:比特币在发生硬分叉的时候,新旧两条链都是相同的难度,算力低的那条链,出块速度就会变慢(直到下一个难度调整周期)。

BCC 分叉后挖出来的前 6 个块,经过计算当时耗费的成本是 28.5 个BTC。

因为 BCC/BCH 的硬分叉这个时刻,绝大部分的算力已经决定投入挖 BCH,少部分的算力继续挖 BCC 是很难让 BCC 存活的,而且也很冒险,当然,最终它还是被延续下来了,这很让人意外。

小琬:匿名的算力来源是谁?

古土雷柏:不知道。比特币是一个 P2P 的网络,我们只能看到出块的记录,这些算力在 35 天内挖的 BCC 至今也没有移动过。我觉得需要有人去研究调查这件事情,包括当时论坛及社交媒体的一些蛛丝马迹。

小琬:为什么吴忌寒会放弃 BCC 改挖 BCH?

古土雷柏:我无法替他回答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BCH 这两年来一共进行了 3 次硬分叉,包括除了第一次分叉的 BCC 之外,去年年底分叉出了BSV,我们能感觉到 BCH 其实是一种很集中式的决策体制,它在跟 BTC 竞争的过程中,主打的是扩展现金支付的应用场景,比特大陆也组建过开发 BCH 的哥白尼团队(后解散),以及开发虫洞协议这些内容,在开发上的探索和创新是比较积极的,我觉得他应该想尽快证明 BCH 可以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特别是现金支付领域的突破,因此不惜牺牲或削弱一些比特币固有的特质,比如充分去中心化的决策体制、不可剥夺、用户选择升级与否的权利、共识版本的程序正义。给人有一种孤注一掷的感觉,我视他为开拓者、比较悲壮的英雄人物。

小琬:在 BCC 半年时间没有出块后,社区突然重启挖矿的原因是什么?

古土雷柏:先讲一下,所谓「社区」,其实就是一种很低效率的松散组织,这不是说那种伪装成社区的公司,这是社区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的很多兴趣小组、非营利的社区化组织,在没有老板、没有发工资的情况下,维系这类组织的本质一定是有某种共识,基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目标,它才能运作起来。在网络上的人,互相不认识,你试试看,不给别人任何好处,说服别人一起去干一件事情是很难的,因为社区的这个特点,所以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结合各种因缘际会,共识的凝聚形成了社区。不仅仅是中本聪搞比特币,就是其它的各种开源社区项目,一帮人一起在义务劳动,除了共同的兴趣(共识),也找不到其它的理由吧。

为什么 BCC 会被重启挖矿,其实就是共识形成了,有人认为它应该有被存续的可能性和价值,并且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有人提出这个点,如果没有人响应,没有人认可,自然也就没法启动。对于 BCC 而言,是没有一个项目方的,只是作为一个客观的存在,有少数的人在零散地研究它,可能刚开始在全世界也就是 10 个人,一开始,也没有人能够很清晰地提出怎么去维护和发展它的方式。所以需要有这么长的时间,找到这个点,得到较多的认同,共识就凝聚起来了。总的来说,我认为重启挖矿能够启动,由以下几个因素驱动(共识的形成):

其一,BCH 在从 BCC 硬分叉之后,其 BTC 价格节节走低,这个时候带动一种反思的氛围,包括澳本聪这些人很激烈地提出来回归早期版本的构思。我认为如果 BCH 的市场认受度(体现在其 BTC 价格上)节节走高,大概不会有人会产生这种路线方向上的怀疑。这背后其实还是有一个市场的情绪在里面,长期的下降加剧了这种情绪。

其二,BSV 的产生其实对 BCC 的复苏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在很多人看来,BSV 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且很快夺取了 50% 的 BCH 共识(体现在其市场价格上),这种实际的行动转化出来的样板、榜样效应是很大的。

其三,币圈的炒币人群逐步感觉到自身是项目的最大用户群,但在社区化项目的决策和影响力、话语权往往弱于大交易所、大矿池、头部媒体、项目核心开发组,有什么比投资挖矿进行复活 BCC 更能体现这种意识的觉醒?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因素确实是需要时间来逐步沉淀的,看似不同的各种诉求,找到了相同的共识点,于是 BCC 就被重启挖矿了。

小琬:重启挖矿的困难点有哪些?遇到过哪些重大的挑战?

古土雷柏:技术层面的,一开始这个 BCC 的节点在全世界能够连接上的不超过 10 个,且没有搭建好的矿池,只能回到比特币最早的情况,单机挖矿,就是用电脑显卡挖矿,而比特币的节点早就没有了挖矿功能,挖矿需要单独的软件,一开始主要是这些问题,解决后把节点和矿池搭建好上线。没多久参与挖矿的人逐步多了,有人质疑先挖的人成本低,后挖的人成本高,这种问题对于比特币来说,也不是问题,因为比特币的冷启动期长达 3-4 年,早期的矿工只会挖矿,挖了一大堆然后买披萨。而现实的形势,社区里面炒币人群,一般只关心两个问题:「割韭菜」和「被割韭菜」。如果社区在这种无谓的争吵中,很容易一拍两散。根据这种现实情况,重启挖矿的前两个月社区主要做了两件事情进行解决:

其一,成立社区基金会,早期挖出来的币捐出来放到基金会里面,作为社区运行的经费。

其二,进行一次软分叉区块回滚,由社区成员募集投资进行区块回滚,消除了大部分低成本挖矿的区块。

这次软分叉区块回滚跟以前以太坊的区块回滚是不同的,后者是硬分叉回滚,而这次是币圈实施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软分叉算力回滚,整个租用投入超过 2 万台矿机,持续时间长达半个月,将区块高度回滚到了 550000 高度,参与回滚挖矿的成本大概在 1 美元/ BCC。部署这次回滚的操作是很大的一个挑战,没有先例可循,而且也没有相关技术资料,没法预料可能出现的意外。最终克服了这个挑战,才迎来了 BCC 的新生。

小琬:BTC、BCC、BCH、BSV 都是共用中本聪的白皮书,四者最大区别在哪里?

古土雷柏:最近提出了泛比特币这个概念,即用算力进行铸币发行的 BTC、BCC、BCH、BSV 同属比特币系,铸币成本算法基本一致,没有一枚是零成本发行的空气币,只是因市场需求不同,造成的挖矿成本的差异,在基本特质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视为四种不同面值的比特币。

比特币中本聪白皮书的内容主要定义了比特币技术上的实现办法,其中核心的内容仍然被沿用,而现实形势的变化并不在中本聪的预料之内,所以即使泛比特币采用中本聪的白皮书,但在具体实现上,仍然是有路线和方针上的区别。

1ec459f61c0e66cd1ed23607d5f43926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我们之前画过一个四个象限的图,来表述这四者的发展路线的差异。这些项目的参与者,各自有总结出一些顶级的原则,比如比特币,注重抗审查、低网络开销、小区块、闪电网络、排斥非结算数据;而 BCH 和 BSV 强调的是大区块不分层,包容链上应用数据这些特点。BCC 则主张分层网络,算力层独立。

注意,这些探索是面向未知的,我们现在有谁能够确定哪种方式是必然可以成功的?我们也听到过坚定不移地走某种路线这种说法,这些路线的执行是由哪几个原则组成,面向什么目标,采取什么具体的手段,需要有人把它清晰地表述出来,如果连表述都不清晰,如何吸引及形成共识,并进行有效的执行?而且路线的执行也不存在一种预先设计的完美模式,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表述上的修订和迭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修订不会依赖于少数人的空想,而是来源于大量的实践总结的经验。而且实践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项目本身,也不仅仅局限于泛比特币,甚至币圈、区块链,完全可以从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吸取融合各种有用的成果。

围绕?BCC,我们逐步总结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原则,比如软分叉优先、共享算力、分层网络等这些探索方向,这些方向的探索效果最终会接受市场的检验。

小琬:BCC 接下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古土雷柏:我最早在 2013 年的时候就在知乎上面写关于比特币的文章,六年来大概写了有几十万字,传播及影响了有一万多名关注者。在我接受到比特币的信息,并决定服从于比特币的目标,为之做一些工作,在这期间,没有任何比特币的组织或个人跟我有过任何直线、单线的联系,也没有人向我下达过任何指令,更没有任何人派发过一分钱的工资给我。这种自驱在我看来是很神奇的事情,因为我们一般很难坚持去长期地从事某项没有直接反馈的工作。

比特币显现出这种力量,不仅仅驱动了我,也驱动了很多人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比特币的目标并没有完成,可能它已经发展到一个「深水区」的位置,但离它的既定目标仍然显得很遥远,这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以及配套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 BCC 上要开展的实验。社区项目的本质就是寻找共识和执行共识,比如说最早 BCC 启动形成了一个众筹挖矿的共识,然后用具体的方法完成执行,这样社区就会往前走。整个社区要注重理性的培育,能够包容、分辨及归纳出各种共识,进而谋求共识的执行。社区的建设是体制层面的,重要性应该排在技术前面的,我们在币圈其实看到很多社区,缺乏理性思辨的声音,甚至是反智的,互相洗脑,对异见排斥,弱智化社区思考力,这类社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因为这种力量的培育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缺乏这种力量,在遇到现实问题时很容易被击垮。

比特币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涉及到很多社会层面的东西,它的目标很宏大,不是少数人,少数专业的人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各个方面的专家去参与这种实践。

BCC 在接下来的技术开发,还是服从于比特币的既定目标来走,现在社区参与者只是很小的范围,在很长时间之内,可以尝试各种实现范例,但它应该采取软分叉的方式,以避免共识的分裂,我们保留它的向下兼容是这个阶段很重要的事情。期望能够有更多的人一起来参与探讨进行开发路线(白皮书附件)的起草,凝聚尽可能多的共识,才具有执行的意义。

比特币的产生,直接挑战现有的权威,激发了大量的思考和争论,一开始带有很浓重的自由主义的色彩,随着币圈的发展,其实已经被冲淡了,有时我们需要回过去看它的初心,然后反过来再想想下一步怎么走。

—-

编译者/作者:Blocklike

玩币族申明:我们将尊重作者/译者/网站的版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如有错误或不完整之处请与我们联系。

来源:区块链网络




来源:中币网  https://www.zhongbi.net/news/blocknews/158984.html
声明:登载此文仅出于分享区块链知识,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3111859717@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