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创业者如何实现产品野心?
发布:中币网 时间:2020-04-29 09:51:03 加入收藏 打赏
创业潮汹涌一年又一年,我们在交错复杂的商业竞争中锻炼了商业的敏感,熟悉了商业的规则。
如今,虽然身处不同的风口和行业中,但整个商业环境和周期对每个行业来说是相同的,所以创业者身处不同道却需要同谋,方法论是一致的。
需求大爆发
中国商业社会进步的几个时代的都和需求相关,在商业贸易的进步时代,是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这是被写进了政治和历史书籍的。而互联网时代,是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和连接需求,这成就了门户和搜索引擎,随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一个个App成为了一个个“入口”,现在,没有产业可以避开这些生活基础的平台和渠道而单独发展。
2009年,智能设备刚刚开始不断迭代,智能手机优质的用户体验,为社交软件提供了第一批超净值用户,在超净值用户之后,就是“满足不了”的用户需求。
雷军曾说过,那时候他提着钱找项目,有苗头的项目就投一下,不断的试探风口和赛道,那个时期,每一个针对场景和业务的项目都可以借助需求而崛起,分一杯时代的肉羹。但核心的时代规则,是红利。红利的出现教育了互联网用户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并发展为基础的时代需求。就像现在的用户,仍旧分为非互联网用户和互联网用户,这里的互联网用户,就是移动互联网。
从2009年到2015年后,移动互联网以及App的发展验证了需求红利的时代因素。从2015之后,泡沫破灭,资本继续选择一个个新兴的行业和红利。这时候开始,行业的红利背后是资本。
资本教育用户习惯
2015年是O2O之年,也是破灭的第一个移动互联网泡沫,泡沫之后,资本对标的的要求开始变得严格,虽然投资势头不减,但这是资本与项目开始注重效率和成果的开始。这个时候,项目开始有一个概念,是养成用户习惯,这与通过大数据等技术了解用户习惯不同改变产品适应用户不同,而是通过资本和业务的刺激来养成用户的固定习惯。
这个逻辑的开始,是2014年的出行补贴大战,随后滴滴、快的合并,成为资本游戏局中局。但这成为了教育用户的第一成功案例,随后的教育用户行为便在创业项目中极为流行。
2016年,大部分行业的头部企业形成,互联网用户在BAT的大部分服务中形成绝对依赖,大部分的创业项目使用BAT成长过程获取的方法论成长到达一定规模后,大部分被BAT收购或注资,唯独头条系成为了巨头之下的新独角兽缔造者。
这个时候大部分项目产品的进化过程是这样的。从天使轮启动项目,然后融A轮,拓展用户,这个时候验证的是产品逻辑,然后融B轮,增加用户量,然后在形成一定用户规模后,验证完盈利闭环,融C轮,开拓市场,验证现金流,随后的命运要看资本的后续加持或现金流的周转情况。
这类企业发展的特点,是创业者把盈利的目标都放在了后期,而在前期过重的在乎技术和产品,教育用户等周期也被无限放长。最后大部分创业企业都在A轮B轮之后没了消息,只能等待着新风口的资本红利和机会。
而恰恰如此,市场中A、B轮的企业很多,这个时候企业的产品大多已经上线,业务已经推进很久,也就是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补贴教育用户,大部分同质企业让用户对补贴和免费的概念养成了习惯,也让用户认定了自己一个账户一个用户量甚至于一个手机号或个人信息的价值。
新的产品打造逻辑
在2017年后,基础的互联网创业规则已经呈现,产品创新、资金充足、资源加持成为了成熟产品的必备前提。除了新出现的风口会带来一定优势机会,但尽管是风口,资本对投资失败的恐惧依旧很重。
这个时期的新项目里,最明显的是头条系产品的崛起,这是巨头之下,互联网产品最快最疯狂的案例。头条系借用新的产品创新启动了短视频,包含火山、西瓜、抖音,这时是教育用户的逻辑,随后给与抖音最多的资金和流量,抖音成为了继QQ、微信、支付宝之后的国民App。
抖音的崛起,是钱、资源、产品结合的产物,也是公司人财物三元素都具备的条件下产品成功的最好案例。就像众创业公司模仿BAT、TMD的产品方法论一样,如今的很多公司都需要如抖音一样,保证公司的人财物优势,也要钱、资源、产品支撑到位。
但能同时拥有三个关键条件的企业少之又少,最常见的企业生存,还原了最低成本运作方式。用尽量低的成本应对生存变化。
所以从产品上理解,如果你做了一款产品,产品业务贴近正常生活的业务场景,就要面临着巨额成本去实现在平台体验和流量上与巨头竞争,如果没有奇迹,这样的目标就成为了野心。如今的区块链行业,非常明显的体现了这个特点。
野心如何实现?
从2018年区块链风口开始,创业者在区块链技术上的试探众多,但同样失去理智的是继续复制了人工智能、大数据风口时期的发展形势,创业者将区块链技术使用在各个行业业务中,并且打出了革命、颠覆的目标。从现在的企业发展节奏上,我们只能将其称之为“野心”。
这些目标都深入了互联网用户的吃穿住行,但很快被时间的压力冲散,或者在项目发币上所后沦为垃圾项目,不死不活,两年内很多曝出创始人离开,团队解散、跑路等等。
与其说这些项目的野心,倒不如说是借用了前期出革命技术风口中各种企业宣传的方式,却毫无对现在形势以及市场的分析,何谈打造产品、盈利、规模化,只能沦为圈钱跑路的项目命运。
创业者投身区块链项目,是明智的,因为嗅到了机会。但是否真正驾驭企业,是能扎根区块链的核心因素。在中国的创业潮后,企业数量过度增长且过度依靠融资,产业则产能过程,市场经济资源过剩,资源利用率极低。
这种情况下,新风口出现机会减少,没有风口红利支撑创业者,意味着创业者未来的翻盘机会少之又少,区块链风口出现,众望所归,尝试者成为行业试金石。不过,短短三年,区块链行业已经有了既有规则。
从2018年和2019年两年的发展来看,区块链行业形成了以交易为核心的交易行业和挖矿为主的矿业。两大领域代表着最成熟的盈利模式,这也是行业内目前的巨头全部诞生在交易所和矿机厂商的原因。
两年来,交易所从数量爆发到巨头形成,是2017年末和2018年的风口红利的成绩。矿业借助红利也形成了规模,却被熊市挫伤,随着周期浮沉。交易行业随着周期挫伤的不是创业者,而是投资者,随后交易所只能在有限的用户范围下通过新业务刺激用户加大投资,2019年的IEO和衍生品业务爆发就是最好的验证,推动市场的情况下也形成了小牛市。
区块链其他赛道的创业者就没有这样的能力了,只能期待行业好转,二级市场和技术产品都能得到验证和发展,否则,只能不死不活,随时寻找机会,就像在资本泡沫后的创业者们,找不到更好的出路,做不出好产品盈利,拿不到好融资救命。
区块链需要规则内创新
前文说到,区块链创业者的产品代表野心,例如做个社交App、电商软件、出行软件、游戏DApp。面对的竞争者不是业内的,是整个互联网生态的同类型App,需要从对方的平台上将用户抢过来。
这是当今面临的最大难题。
在互联网企业竞争的时期,为了用户,企业产品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就像2015年,产品吸粉的工具很是直接,金钱与性。例如社交、投资、直播等等。在过去两年间,在区块链创业者在补贴、空投、token等方式上也做了很多试探,但仍旧难以形成一些纵跨整个互联网业务的创业公司出现。
目前,能够拥有大量用户乃至成功的,是加密货币钱包,借助的是交易和资产的重要性。其次就是拥有大量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一定的行为转化拥有用户的App,例如一起来捉妖、伏羲通宝等。在去年短期内获取大量用户的Maskbook也是如此,在Twitter的体系内建立了一个自己的隐私范围,直接引导用户转化,这个维度上,产品像是一个工具,具备区块链特性的工具。
我们对区块链的认识,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技术,但这项任务艰难艰巨,就拿去中心化社交要颠覆传统社交一样,用户迁移之后,社交圈不能顺利迁移,是毫无作用的,没有大量用户的平台型产品,没有盈利的可能。想要创业生存的区块链创业者,与其与巨头竞争无果,倒不如去尝试规则内创新,如今的商业社会头部效应极为明显,与巨头竞争无益,规则内利用区块链做到创新,是最好的机会,但这条路仍旧是尝试者与成功者不成比例的,规则是通用的,活过竞争的企业往往不寻常。
来源:bitcoin86
来源:中币网 https://www.zhongbi.net/news/blocknews/184760.html 声明:登载此文仅出于分享区块链知识,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3111859717@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