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引入区块链技术
发布:中币网 时间:2018-12-25 00:54:03 加入收藏 打赏
区块链技术正在逐步运用于司法实践。昨天下午,记者从北京互联网法院了解到,该院主导的电子证据平台“天平链”,通过节点建设,与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数据平台进行应用数据对接,运行三个月以来已在线证据采集数据超过100万条,切实服务了法院的审判工作。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储存的数据具有不可篡改性。北京互联网法院刘书涵法官用案例说明了“天平链”为司法工作带来的便利。
刘书涵法官说:“原来在线下审理案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当事人不认可证据真实性的情况,很多案件都要申请鉴定,申请鉴定甚至成为了很多案件当事人的诉讼策略。开始互联网审判之后,我也曾经一度担心这种情况会频繁发生,这会使互联网审判的效果大打折扣。”
刘书涵的这种担心并不多余。在审理一起侵权案件的时候,在通知应诉阶段,被告的态度非常强硬,拒绝承认侵权行为,要求线下核实证据,也拒绝调解。 刘书涵通过诉讼平台向被告推送了相关的证据材料后,发现这个侵权行为的相关证据是在区块链存证平台上进行取证规定的,同时这个平台也与互联网法院的“天平链”进行了对接,对涉案数据的一致性已经通过了验证。
当刘书涵正要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调解工作的时候,她接到了这名被告打来的电话。
被告问刘书涵:“法官,我收到的证据里有一个取证数据保全证书是什么意思?跟我之前看到的公证书不太一样。”刘书涵花了几分钟的时间来跟被告讲解存证过程。随后,被告向刘书涵表示:“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回去跟原告联系一下,研究一下我们的调解方案。”
最终,这个案子从立案到调解成功,一共只花了20多天的时间。“被告从不承认侵权行为,到主动要求调解,我想这是证据的力量。”刘书涵说。
记者从北京互联网法院获悉,在强调“网上案件网上审理”的互联网审判模式中,证据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电子证据由于易变性、易改无痕等特点,会导致涉网案件存证难、取证难。在司法实践中,“天平链”一方面可以对当事人上传到电子诉讼平台的诉讼文件和证据进行存证,防止篡改,保障诉讼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对进行过天平链存证的诉讼证据进行验证,解决当事人取证难、认证难的问题。
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介绍,“天平链”节点建设单位共17家,完成24个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数据平台和存证平台之间的应用数据对接。三个月来,当事人通过电子诉讼平台提交的材料全部通过“天平链”进行了存证,截至目前,存证材料数已达187623条,验证证据文件316个。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表示:“天平链依托互相支持的联盟解决证据的保存和认可,为全业务网上办理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提高了智慧法院建设的水平,意义重大。”
实习记者 徐慧瑶
来源:比特中文网
来源:中币网 https://www.zhongbi.net/news/blocknews/203650.html 声明:登载此文仅出于分享区块链知识,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3111859717@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