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财富34亿大雷引爆的思考:DEFI可有效降低传统金融风险
发布:中币网 时间:2019-07-17 10:39:11 加入收藏 打赏
【互链脉搏讯】诺亚财富踩雷事件后,金融行业从业者兼区块链爱好者TideChain联系了互链脉搏,并就此事发表看法。虽身处金融行业,但TideChain对区块链也有较深研究,可以说是“一个被金融耽误的计算机工程师。”
作者:TideChain
简介:TideChain是新近入驻互链脉搏的专栏作者,有近10年投融资经验,现就职于TOP10金融控股企业,专注于资产证券化,结构化投融资业务。曾参与完成TOP20地产企业数笔类REITS、ABS、CMBS证券化项目,股权投资基金、债权投资基金业务。熟悉银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公司、财富平台等金融机构运作模式、业务模式,行业资源丰富,累计投融资业务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以下是TideChain关于此事的看法:
本周金融市场发生了一场大事儿,可能各位吃瓜群众已经从各个渠道了解到了诺亚财富与承兴控股34亿债权融资踩雷相关文章,笔者为一名10年传统金融从业人员兼区块链爱好者,根据自己对区块链DEFI的了解以及传统金融的经验,来浅谈一下此事件类似踩雷事件中透露的未来区块链金融发展中机会,第一次发文,请各位看官手下留情。
一.诺亚财富-承兴控股34亿元债权融资持续发酵
因为整个事件现在并没有官方给出的正式答复,所以根据笔者个人从业经验对事件做以下推理:商界花木兰罗静所实际控制的承兴国际因为自身原因需要有一笔34亿元的融资进行周转,于是伪造了与京东的应收账款融资的资料,并向中国最大的第三方财富公司诺亚财富的关联公司歌斐资产进行了融资申请,抵押物为京东的供应链应收账款债权和香港上市平台承兴国际控股6.77亿的股票质押,歌斐资产成立债权投资基金后,诺亚财富旗将此基金作为债权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向其平台高净值客户进行销售。
故事发展到这一步,其实是皆大欢喜的,承兴给的成本够高,港股上市公司股权作为抵押物够硬,且京东肯定不会赖账的。诺亚财富保守估计拿到了4-6%的代销收入、歌斐资产拿到了1-2%的基金管理费、投资人拿到了7%的固定收益,所有人皆大欢喜赚盆满钵满。但就在上个月这个笔融资兑付出现了逾期,京东对外官宣自己内部并未查出承兴国际有应收账款记录,随记罗静被诺亚财富创始人汪静波报警抓捕,传说中是从她的办公室把罗静带走的,媒体发酵第二天,承兴国际控股(02662)、诺亚财富(NOAH)股票大跌,股民和投资人一脸茫然的为这次中心化金融平台风控失效的结果买了单。
随着事件继续的发酵,包括其他几个信托机构可能也会陆续踩雷,但作为局外人我们最先想到了以下问题,希望这些问题可能在未来的去中心化金融中会迎刃而解。
1. 在基金成立前难道歌斐资产没有对京东的应收账款进行尽职调查吗?基金管理费为2%的话,相当于每年6800万元的收入,拿了这么多钱却不负该有尽职责任?
2. 诺亚财富与歌斐资产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自己左手对项目进行立项审批、风控审核,右手拿着产品向自己的高净值客户销售,这种前场后店的模式作恶成本是否太低了?
3. 在现有的传统资产管理模式下,投资人的资产该如何合理配置保护本金安全?为了年化7%的收益,把本金丢了,结果令人唏嘘。
二.传统中心化资产管理平台的劣势
其实以上问题是现在国内大部分传统资产管理平台共有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知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富平台等,行业内有句名言“没有踩过雷的机构就不算真正的机构”,也证明了此类事件的普遍性与必然性,无非就是有的平台规模较大,可以发行资金池产品覆盖踩过的雷,有的规模小的只能跑路了。由此不经联想起了这些年国内大量的P2P固收理财平台跑路、私募基金公司跑路、银行信托踩雷等事件,但为什么这些规模大到千亿级别,小到千万级别的资产管理机构会有踩不完的雷呢?而且我们并没听说过国外大型的公募基金或正规资产管理机构跑路的事件呢?(除了百年一遇的08年金融危机中几个倒霉的美国投行)
其实通过以下几点传统资产管理平台运作的弊端来分析,上面的几个问题我们便会有了自己的答案。
1. 0和1的游戏:大部分跑路或者踩雷的资产管理平台绝大多数投资的项目为非标债权固定收益项目,所谓非标债权项目就是没办法标准化以后在二级市场流通的债权资产,这种项目其实本身就有很大的信用风险,实质上是0和1的博弈。就拿承兴的这个事件举例,假如公司本身运行良好或者现公司现金流良好,投资人的钱拿回来或许有保障,但随着宏观经济情况恶化、债务人行业进入衰退期、债务人突发经营状况风险等情况,那这种项目还真容易踩雷。
2. 风控投资过程封闭化: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理财的产品甚至包括银行的理财产品,你在咨询的时候只会拿到一份制作精美的PPT(骗骗他),基本所有宣传套路是一致的,底层资产优质,公司信用良好,朝阳行业,公司现金流良好,但请问有几个投资人可以看到其内部风控工作流程,现金流预测,项目评估报告?答案是没有。所以国内大量的这种封闭式非标债权固定收益产品风险控制流程投资人是无法掌握的,这就导致了作恶成本非常低和风控能力不足,并且相关从业人员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关心投资人的风险。
还是拿承兴事件举例,假如说此次事件是诺亚财富项目团队也好汪静波个人也好,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故意放松风控环节怎么办?那在投资前的尽职调查与风控审查环节有投资人知道其中的猫腻吗?没人知道!最后结果便是投资人用自己的本金,为了资产管理平台的猫腻买了单。类似现象现在行业内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小平台接设置假的标的自导自演,因为他们知道其实把资金借出去了风险更大,但为了赚代销费用和资产管理,索性形成资金池业务,久而久之变成了庞氏骗局,东窗事发以后直接跑路。
3. 财富销售资产管理一体化:其实现在大家有空可以去调查一下,已经踩雷的和正走在踩雷路上的资产管理平台有一个共同特征和趋势,那就是大部分平台实质上是左手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理财产品赚基金管理费或者资产管理费,右手成立财富公司代销自家产品赚代销费,美曰其名是上下游整合利润最大化,但这背后却带来的不小的风险。就拿诺亚财富和歌斐资产举例,两公司实际控制人都为汪静波,歌斐资产成立基金进行投资,诺亚财富对其高净值客户销售此基金份额。那么两个公司的投资经理、风控经理、理财经理几乎就被利益绑定到了一起,要么这一单做成了,大家一起赚提成,要么做不成明年都得另寻下家。也就是说这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专业人员在投资之前会主动的向第三方外部管理机构或者投资人去揭露其中的风险,齐刷刷的选择站在投资人的对立面,且对风险问题视而不见。
当然此次事件最后的结果大概率也是诺亚财富所有项目参与人员年终奖、提成赚到手软,但不用付出任何法律责任、或者惩罚,充其量只对投资人一句“对不起,投资有风险。”,投资踩雷项目的顾客却孤独无助的站在破产边缘的寒风中,甚至有的高净值客户可能因为这一笔投资直接反贫了。持有其他类似还未到期理财产品的投资人虽然并未站在寒风中但却同样是在瑟瑟发抖了。向天一声长叹,如果早知这样,还不如直接在币圈交易所随便找个币投了,了不起也就是个脚斩,至少还有活着出来的机会,遇到牛市了甚至有赚钱的机会,也比在某某资产管理平台上任人宰割要强。
三.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现有的传统金融中的问题?
其实根据以上诺亚财富的事件,我们大部分的普通投资者已经对这种资产管理平台的风险点在哪里看的很清楚了,那未来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让风控和投资环节更加透明,杜绝类似事件再发生呢?答案也许就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今年最火爆的脸书Libra项目已经在尝试突破传统金融机构的边界了,虽然白皮书里并未赤裸裸的向传统金融机构提出挑战,但未来Libra如果落地,那么它第一个打破的就是商业银行对支付、转账业务的垄断。但对于更大规模的资产管理市场,未来的DEFI世界里的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平台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思维抽丝剥茧,慢慢找出解决承兴事件中传统资产管理平台弊端的方法,从而慢慢的拼凑出未来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平台的模样。个人觉得未来去中资产管理平台应该满足以下几点:、
1. 利益划分:首先,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平台大致分为四个参与角色,其中包括平台方、投资人、资产方、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包括不限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公司、税务咨询公司等,以下简称第三方机构)。资产方向平台管理提出资产通正化申请后,由第三方机构来完成相关资产的审查、结果形成报告后上传平台,报告上链后可信可查、并实行打分制。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费用不再由资产方出资,而是在资产上链完成后由通证按比例进行兑付,以及使用其他手段倒逼第三方机构站在投资人角度对资产进行各方面严格审查,从而杜绝资产方、机构方、平台利益达成一致,作恶成本降低、风控失效的情况发生。
2. 平台结构透明:资产通正化之前完全由投资人根据第三方评审结果来判断是否参与投资,在投资前第三方机构审查报告上链,投资人可随意查看,设置申购期限与申购比例,如在期限到期之前未达到申购比例,则取消此次资产通正化募集。平台方在整体交易中只负责工作协调,完善平台技术,资产通正化等工作并不参最终决定,最终形成劣质资产完全退出平台,优质资产供不应求的局面,完全由投资人及投资人社区主导的良性闭环平台生态。
3. 资产流动性:根据上述亚财富踩雷的分析,我们发现实际上大部分踩雷的项目是封闭式非标债权固定收益产品,其原因就是资产流动性不足,配置不够分散、要么到期兑付要么到期踩雷,中间完全没有任何缓冲余地。为何国外的大部分资产管理公司没有遇到这么密集踩雷的情况呢,因为国外大部分可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已经实现了证券化,地产基金(REITS)、股票、债券、债券基金、大宗商品等,投资人或资产管理公司完全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宏观经济情况、风险喜好度完全自主进行资产管理配置。但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国家的资产证券化水平远远低于发达经济体。未来DEFI世界的资产管理平台需要解决传统金融的弊端,就需要在平台提供丰富的、可控的、流动性强的资产、让投资人根据自身的喜好度进行资产配置,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时随地优化资产配置。
4. 去中心化:在未来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平台探索的路上,去中心化是其发展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平台方、资产方、第三方机构将无权利直接决定资产的估值与是否具备通正化资格。投资人根据资产的完整性、评估报告的严谨性,用自己手里的资金对资产投票,形成完全平等的良性生态,完全杜绝了传统资产管理平台在投资与风控过程中作恶、风控失效、腐败等风险。
以下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对比一下传统资产管理平台与DEFI世界里去中心化资产资产管理平台的优劣势:
四.未来市场的展望
其实现阶段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都是在利用自己牌照优势进行无风险套利,可能大部分买过理财的朋友都有过切身体验,年化4%的理财标的都得去抢,无非就冲着银行的刚兑能力,但是从去年国家去杠杆和取消刚对的政策下发以后,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所有的理财产品已经不再有保本保息的字样出现,也就意味着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再会刚性兑付了,同时银行保险法的颁布也意味着国家给银行兜底可能性大大降低,如银行发生破产等情况,那么个人存款保险理赔的上线只有50万元。
未来整个市场资产管理需求将达到几百万亿的规模,在中心化金融机构打破刚对以后,传统金融机构的最后一点优势荡然无存,躺着赚钱将会成为过去式。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平台的出现将为投资人带来流程透明、资产丰富、流动性强的通正化资产,将大大的弥补传统机构的劣势。
如今,DEFI的发展势头已经势不可挡,每个细分领域都产生了很多优质的项目,同时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团队正在为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平台的实现而付诸努力。希望未来他们可以为所有的投资人带来公平的机制,透明的平台以及稳定的回报。
来源:链向财经
来源:中币网 https://www.zhongbi.net/news/blocknews/224607.html 声明:登载此文仅出于分享区块链知识,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3111859717@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