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隧道效应限制了加密货币挖矿芯片的哈希率
发布:中币网 时间:2018-07-15 17:06:41 加入收藏 打赏
摩尔定律指出,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翻一倍,直到现在,这一说法几乎都是正确的。晶体管是电子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放大和开关电子信号。芯片上的晶体管越多,处理能力就越强。然而,由于量子隧道效应,小晶体管的数量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加密货币特制挖掘应用程序的集成电路(ASIC)芯片功能变强非常困难。
量子隧穿是由电子的波粒二向性产生的,并且与电子的波特性特别相关。电子的波不会立即在一个屏障上停留。它逐渐变细,如果一个屏障足够小,那么电子的波就会到达屏障的另一边,尽管它的衰减幅度很大。如果有足够的电子撞击屏障,那么一些电子就能有效地通过屏障传送。
在晶体管不到5纳米的情况下,量子隧穿会一直处于“on”状态,这使得它们无法使用。晶体管需要以百分之百的精度开启和关闭,计算机才能正确地运行,所以量子隧穿会影响到一台晶体管太小的计算机。
目前,加密货币挖掘芯片上最小的晶体管是7nm——日本GMO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33 TH /s的比特币挖掘设备,带有7nm晶体管。由于量子隧道效应,科学家们普遍认为7nm是晶体管的最小可靠尺寸。实际上IBM在2017年开发了5纳米硅芯片,但必须利用不同的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利用二硫化钼和纳米管开发了1纳米晶体管,但它们不能批量生产晶体管来制造芯片,即便如此,量子隧道效应也可能是个问题。
也许通过使用全新的技术来制造晶体管,可以规避量子隧道效应,但是当涉及到硅片上的晶体管时,它们似乎只能达到如此小的规模,而目前的技术已经接近极限。这将抑制加密货币挖掘硬件的加速和发展。当然,采矿制造商可以在设备中装入更多的芯片,来产生更高的哈希率,但没有什么比拥有越来越小的晶体管,批量生产芯片更能提高哈希率的了,因为这样可以成倍地增加处理能力。
更多数字货币资讯:http://www.qukuaiwang.com.cn/news
来源:区块网
来源:中币网 https://www.zhongbi.net/news/blocknews/95635.html 声明:登载此文仅出于分享区块链知识,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3111859717@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