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区块链新闻 > 正文

必看!麦肯锡给区块链创新者的3点忠告

发布:中币网   时间:2019-04-08 10:43:54   加入收藏 打赏

近年来,区块链已经成为商业技术革命的一部分,而这些创新已经开始重塑商业流程。区块链被视为是一种潜在的能改变当前游戏规则的技术,但同时,这种技术也伴随着质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区块链研发的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尽管这
近年来,区块链已经成为商业技术革命的一部分,而这些创新已经开始重塑商业流程。区块链被视为是一种潜在的能改变当前游戏规则的技术,但同时,这种技术也伴随着质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区块链研发的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尽管这个行业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以及大众的极度关注,区块链的实际可扩展使用性却依然十分薄弱。
必看!麦肯锡给区块链创新者的3点忠告
  本文剖析了区块链陷入瓶颈的原因,并指出如果想真正成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关键在于,区块链必须是可用解决方案中最简单的一个。

行业尚处开拓期 正面临“创新困境”

这是一种尚不稳定,昂贵且复杂的新生技术,这种技术目前缺少监管,大众也不完全信任这种技术。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曲折的发展道路并不完全出人意料。

经典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任何行业或产品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开拓、增长、成熟和衰退第一阶段是行业开始或特定产品进入市场时。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行业或产品的发展通常超出了已证实的需求,技术也尚未得到充分测试,销售业绩往往较低,投资回报率为负。第二阶段是需求开始增加,市场扩张,行业或产品“起飞”。

必看!麦肯锡给区块链创新者的3点忠告
  在许多应用中,区块链可以说仍然停留在生命周期的第 1 阶段。绝大多数的概念验证(POCs)处于或即将结束开拓性模式,许多项目未能进入C轮融资。

区块链技术缺乏进展的一个原因是可替代技术的出现,它不再是唯一优解。

例如,在支付业务中,分布式账本取代当前高度中介化的支付系统是有道理的。然而,区块链并不是唯一解决方案。大量金融科技正在打破原有的价值链。去年,美国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额达到近 120 亿美元,其中60%投向了支付和借贷领域。与此同时,SWIFT的全球支付创新服务(gpi)计划在与银行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交易速度和透明度来解决最初的痛点。支付领域的区块链参与者,如Ripple,越来越多地与非银行类支付提供商合作,这些机构业务可能更适合区块链技术,也乐于通过整合更快地发展。

另外一原因是,正面临一个经典的创新者困境:如果试点企业投资发展颠覆性技术,再加上客户可能对新的服务更加期待,企业现有的营收或许会受到影响。

鉴于可替代性的支付解决方案和现有企业对新技术投资的抑制,问题就从区块链技术能否提供支付解决方案,转为是否有必要使用区块链技术。奥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认为,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往往是最好的。由此而言,区块链的支付使用案例可能是错误的答案。

无法迈入增长期 却有三大实用价值

某种意义上,创新困境已经开始影响到行业发展。早期区块链的发展由金融服务公司主导, 2012 年至 2015 年,金融服务公司试图分配大量资源重组业务流程。银行和其他机构认为,贸易融资、衍生品交易以及合规(包括分期付款)等场景尤其适合区块链落地。许多公司建立了创新实验室,聘请了区块链专家,并投资于初创企业和合资企业。一个领先的行业联盟吸引了 200 多家金融机构加入其生态系统,旨在为金融业提供下一代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在金融服务业中的生命发展周期要比其它行业早 18 至 24 个月,紧随金融服务业之后,保险公司看到了区块链在提高合同和担保效率方面的机会,以及与相关公司或机构分享承保和欺诈信息方面的潜力。公共部门考虑如何用区块链更新其庞大的网络,建立更透明、更容易获取的公共记录。区块链在其他行业的应用也是一派欣欣向荣。

到 2016 年底,区块链的未来看起来很光明,不仅投资激增,一些结构性挑战也似乎在消退。当时技术阻滞所有突破,监管机构也似乎比以前更加乐观。然而,从行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区块链行业同时也出现了更复杂的动态。正当金融服务行业的区块链投资接近第一阶段的尾声时——从理论上讲,这正是它们应该加速增长的时刻——它们似乎步履蹒跚。

事实上,麦肯锡在过去两年中与金融服务业领袖的合作表明,倾向使用区块链技术的高管们已经开始产生怀疑。因为金融服务行业已经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但区块链技术无法大规模商用,也没有迹象显示区块链节省了成本或增加了收入。许多POCs几乎没有带来什么好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区块链带来的问题要多于答案。

另一个问题在于市场对复杂网络的需求。区块链的逻辑是信息共享,这需要公司之间的合作,以及标准化的数据和系统。很少有公司有兴趣主导一项有益于整个行业的公用事业的技术开发。还有很多银行被更广泛的IT转型分散了注意力,没有多少空间来支持区块链革命。

2018 年底,一些金融机构开始重新调整区块链策略。他们更严格地审查POCs项目,并采用更有针对性的融资方式。许多人已经将他们的关注点从几十个应用案例缩小到一两个应用案例,并强调监督治理和合规性,数据标准和网络适用等问题。

实际情况是,对很多行业而言,区块链并没有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到 2018 年末,区块链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特定场景应用:在特定的应用中,区块链特别适合,比如利用区块链进行确权。在保险、供应链和资本市场中,分布式账本可以解决包括低效、流程不透明和欺诈在内的痛点。

+ 现代化价值:区块链吸引的是面向现代化的战略性行业。这些行业将区块链视为标准化、流程简化和协作的工具。全球航运合同、贸易融资和支付应用程序在区块链风口下重新受到关注。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区块链技术只是解决方案的一小部分,这个解决方案甚至可能不涉及真正的分布式账本。

+ 声誉价值:向股东和竞争对手展示公司的创新能力,但公司很少或根本不关注创造商业规模的应用程序。可以说,专注于客户忠诚度、物联网和投票的区块链属于这一类。在这种背景下,“区块链+”的说法听起来很空洞。

未来仍面临很多问题

最有价值的应用场景可能不是金融

由于缺乏令人信服的大规模应用,并且区块链在行业生命周期中似乎处于停滞状态,这让人对区块链的未来充满疑惑。区块链真的会给交易处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同时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吗?在市场基础设施和数据治理方面,是否存在变革的好处?或者,在考虑对基础设施进行替换时,安全的分布式账本是一个主要的选择吗?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区块链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短期支出压力、某些领域的文化阻力(区块链可能威胁就业),以及对健康收入来源受到干扰的担忧,都加剧了这种认识。另外,区块链在治理方面也存在着挑战——在分权的环境下做出决策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当问责制同样是分权的时候。此外,还有一些技术障碍,例如区块链的数据存储能力。最后,还有安全问题。比如“51%攻击”和量子计算机破解加密货币交易代码的威胁。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坏消息。目前使用的智能合约很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得到升级或替换,创新者已经在寻找解决方案。在应用案例方面也有一些不错的进展,尤其是在金融行业之外。最近区块链在供应链、身份管理和公共记录共享方面有很多积极地尝试。

一个新兴的观点是,区块链应用于使数据访问民主化、支持协作和解决特定痛点方面时是最有价值的。麦肯锡怀疑区块链最终显示出最大价值的将是特定的应用案例,而不是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

走向下一个阶段的三个关键原则

不能保证任何区块链应用将持续发展到行业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要进入第二阶段的区块链应用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大量的资金和更多的标准化运营。目前,大规模解决痛点的机会依然存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麦肯锡建议将三个关键原则视为取得进展的最低条件:

+ 必须以问题为导向:除非有实际的问题或痛点,否则区块链可能不会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这必须是最简单的可用解决方案。公司必须诚实地评估他们的风险回报偏好、教育水平和潜在收益。他们还应该评估任何项目和支持业务的潜在影响。

+ 必须有一个清晰的业务案例和目标ROI:组织必须确定一个投资的基本原理,以反映他们的市场地位,并得到董事会和员工的支持。企业应该务实地考虑它们塑造生态系统、制定标准和解决监管障碍的能力,所有这些都将为它们的战略方针提供信息。区块链的价值来自于它的网络效应,因此大多数利益相关者必须保持一致。必须有一个包含参与、所有、维护、遵从和数据标准的治理协议。必须事先达成融资协议,以确保足够的资金进行商业运营。

+ 必须有一条路线图:一旦选择了应用场景,公司必须评估项目的交付能力,包括考察是否拥有项目所需的充足的经济和技术支持。必须设置性能目标(交易量和速度)。与此同时,公司应该建立必要的组织框架,包括工作组和沟通机制,以便充分支持开发、配置、集成、生产和营销(以推动大规模采用)。

从概念上讲,区块链有可能彻底改变银行、保险、航运和医疗保健等行业的业务流程。然而,这项技术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它面临着结构性挑战,包括创新者的困境。一些行业已经降低了他们对应用区块链的期望。随着更多探索的开展,麦肯锡预计,会有更多“现实主义”注射进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技术将被市场理性验收。

决心推动区块链向前发展的公司,必须调整自己的战略安排,诚实地评估区块链相对于传统解决方案的优势,并采用更冷静的商业方法。他们应该迅速放弃没有增值价值的应用业务。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切,并保持耐心,区块链可能仍然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来源:PANews)

来源:bitcoin86




来源:中币网  https://www.zhongbi.net/news/blocknews/138103.html
声明:登载此文仅出于分享区块链知识,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3111859717@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